*本周港股將進入中期業績公布的高峰期,騰訊 (MT5: TENCENT HOLDINGS)、香港港交所 (MT5: HKEX CLEARING)、華潤啤酒 (MT5: CHINA RESOURCE BEER)等將在今天公布業績!海底撈 (MT5: 預計將在8月24日公布業績。

前兩天,#人們為啥不愛吃海底撈了# 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第二。

很快,海底撈發布了盈利預警,稱又要虧本。

海底撈到底怎麼了?

 

一 、盈利預警

日前,海底撈發布了盈利預警。

公司預計,上半年收入不低於167億元,與2021年同期200.9億元的收入相比,預計減少不超過17%。

此外,淨虧損約為2.25億元至2.97億元,而去年同期數據則是盈利9650萬元。

虧損的主要原因,還是疫情。

海底撈前CEO張勇曾在2020年6月判斷“疫情將在3個月內結束”,於是海底撈進行了迅速擴張,企圖抄疫情的底。

2019、2020和2021上半年,海底撈分別新開門店308家、544家、299家。在2021年6月,海底撈門店數達到峰值的1597家。而今天,海底撈門店僅剩1248家。

此外,海底撈的翻台率也從疫情前的5次/天下降到了3次/天。

當然,在疫情之下,所有餐飲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。

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2022年上半年飲行業收入略超2萬億,同比下跌7.7%。

九毛九營收6.1%,競爭對手呷哺呷哺也同樣被迫發了盈利預警。

由於海底撈的虧損數字比預計為小,在盈利預警發布後,海底撈盤中一度大漲10%。

那麼,海底撈已經迎來春天了嗎?

 

二 、內部管理堪憂

《紅樓夢》裡,探春說:“可知這樣大族人家,若從外頭殺來,一時是殺不死的,這是古人曾說的‘百足之蟲,死而不僵’,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,才能一敗塗地!”

海底撈目前最大的問題,也在內部。

“師徒制”一直是海底撈引以為傲的管理手段。

所謂師徒值,是指作為師父的店長,還可以從徒弟店長和徒孫店長餐廳的盈利中分走部分提成。

一個月盈利百萬的徒弟店,可以給師父帶來約3.1萬元的獎金提成。

此前,海底撈有店長憑此做到了年薪600萬。

在師徒制的幫助下,師父帶著徒弟拓店時,一定會想盡辦法選一個商業潛力最大、回報率最高的店址。而在之後的運營時,也會無私地分享自己一切的心得秘籍。

然而,這套模式和傳銷有些像,它只能擴張,不能收縮。

而如前文所述,海底撈,現在就處於收縮階段。

收縮階段,徒弟店長位被砍,會直接連帶著師父一起降薪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員工的管理意願勢必有所下滑。

媒體統計,海底撈去年登上了35次熱搜,基本都是負面話題,如“海底撈牛肉粒變素了”“鄭州海底撈72元200克毛肚實際只有138克”等等。

這對於以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海底撈而言,是致命打擊。

沙縣小吃,價格不能不便宜;潮汕牛肉火鍋,牛肉不能不新鮮。而你海底撈如果連服務都下滑了,那還怎麼在行業裡混?

 

、品牌競爭力不足

而只有服務能拿得出手,恰恰是海底撈最大的弱點。

在熱搜 #人們為啥不愛吃海底撈了# 的大討論中,“貴”是最高頻的回復。

可是海底撈真的貴嗎?

以大眾點評上的人均消費數據看,上海的湊湊火鍋人均價格在150-170元,而海底撈只有100-150元。

以火鍋論,上海人均100-150元,實在也不能算一個很貴的價格。

從財報上看,2018-2020年,海底撈的客單價從101.1元逐漸漲至110.1元,而在2021年,其客單價卻回落至104.7元,甚至低過2020年。

說白了,還是性價比不足。

現在,火鍋賽道已經內卷成災,對於大牌連鎖而言,高端化、細分化已成為趨勢。

而海底撈已成為最沒有差異性的火鍋品牌,光靠“服務”二字決計無法滿足日益挑剔的消費者。

客單價無法提升,成本也無法壓低。

人工、原材料成本加起來占據了其收入約八成的比例,而這兩部分的的成本幾乎無法壓低。

收入端,來自於餐廳經營的收入占據了總收入的九成。理論上來說,擴大門店國模、增加門店數量,才是多多賺錢的正途。然而這條道路已被證偽。

成本無法下壓、客單價無法提升、門店數量無法擴張、競爭護城河又再縮窄,海底撈距離邏輯反轉,恐怕還有很長的距離。

 

四、技術上

海底撈自3月股價跌至10水平的歷史低點後,之後反覆上漲,低點持續上移並形成一浪比一浪高,更是在近期先後重上50和200均線,股價自低點一度反彈至19.45水平,反彈超100%。

目前股價雖然從高點回落至17水平,但上漲趨勢仍在,50均線和200均線都失而復得,反映上漲勢頭強勁,如能進一步突破17.60水平,將可再次挑戰19.45的前高點。同時下方關鍵低點在16.30,也是50均線附近,14.80水平將是前低點水平,如下破14.80水平將回落至12.50水平。

免責聲明:本文的內容金代表個人觀點,不應該被解釋為囊括個人和/或其他投資意見和/或任何金融工具交易的建議和/或對未來表現的保證和/或預測。ForexTime Ltd及其聯盟商、代理商、董事、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對文中的任何資訊或數據的精確性、有效性、時效性和完整性做出保證,也不對根據文章資訊進行投資而產生的任何虧損負責。